被谣言恶意中伤该怎么办?-李翀鸣律师解答

怎样的言论构成诽谤?

 诽谤通常包括“口头诽谤”和“书面诽谤”两种形式。


具体是指: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且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因此,若要构成诽谤,需满足:

1️⃣ 虚假陈述;

2️⃣ 未经授权的向第三方传播;

3️⃣ 对被诽谤的人的财产、职业发展或精神上造成损害。

*这里有一个例外:如果诽谤言论是基于合理猜测,出于误会被传播且无实际恶意,那么可能不会被认定为诽谤。陪审团会根据诽谤者的自身辩护和事实情况做出判定。

 

 是否值得起诉?会获得哪些赔偿? 

只要您认为诽谤言论已经影响到您的实际利益(职业发展、或精神受损)都可以诉讼。

若胜诉,可向法官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并消除影响(赔偿和赔礼道歉)。

 

在诽谤的诉讼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经济赔偿


一般损害赔偿 General Damage

也就是常说的精神损失。基于公序良俗,陪审团认为原告在名誉、情感上受到的这个损害,有多难堪,有多过分,同情的角度能怎么赔。


特殊损害赔偿 Special Damage

指原告发生的实际损失,比方说医药费或失业等原因造成的其他直接费用。

 
惩罚性损害赔偿 Punitive Damage

这个可以是数倍的原告的实际损失,但前提得证明被告有恶意。比方说明知道内容是很难堪且是假的(例如云迪老师有性病)但还是蓄意的大范围的传播。

 

赔偿与否视实际情况而定,事态越严重,当事人越难堪,赔偿就越多。

 

此外,若胜诉,可要求另一方支付您的诉讼费。

 那网络上的键盘侠或黑粉对明星的造谣构成诽谤吗?

 

网络也并非法外之地,只要满足以上三要素依然构成诽谤(书面诽谤)。若谣言甚至影响到他人事业发展,可能面临更大的赔偿。

但是在起诉诽谤的时候,“公众人物”会有着比普通人更高的证明标准

 
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公众人物必须证明该不实陈述是出于“实际恶意”的——比如,诽谤性陈述的人知道该陈述是虚假的,或者不顾一切地无视其真实性而发表该陈述。

美国不是言论自由吗?难道我不能对公众人物做批评吗?

在美国,民众是有权对公共利益问题做出公证评论,这当中就可能涉及到对公众人物的批评。

但是,只有满足以上三要素的行为才构成诽谤。

举个例子:

我认为特朗普的税改不靠谱,这个是个人对客观事件的意见。

反过来,“我就知道特朗普有性骚扰其他女性”这个就是事实,假设这个指控是虚假的,则可能构成诽谤。

 

 在起诉诽谤前我应该做哪些准备? 

留存好证据,可以准备录像、录音,证人证词,或截屏群里的聊天记录。

另外也需证明自己受到了怎样的损害,如丢了工作,又或者对自己的心理造成创伤,正在看心理医生等等。

另外有些情况下受害者是不需要提供“被损害的证据”。因为有些诽谤言论本身就会被认定对他人造成损害,例如:

对未婚人士的不贞洁、有性病;

某人犯了“道德败坏罪”;

对他们的职业品格的攻击使其在行业内难以再就业等。

 

END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李翀鸣说

Previous
Previous

普通人嫖性被抓会被“社会死亡”吗?-李翀鸣律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