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信托被击穿 = 信托没用?
律师解读
张兰曾为融资,与投资机构鼎晖签订了一份让俏江南在四年内上市的对赌协议,期满后,俏江南冲击上市失败,雪上加霜的是,对赌协议要求张兰高价回购股份,但彼时她无力履约,这时救星- CVC出现了。
2013年12月,张兰将俏江南82.7%的股权以2.87亿美元卖给了私募投资公司CVC。
而CVC的这笔收购资金并非全部来自其自有资金,而是通过抵押俏江南股权从银行贷款而来。彼时,俏江南正遇国内高端餐饮的寒冬,其营业额直线下滑。俏江南无法赚回这笔钱,也就意味着CVC也就无法按约定还贷,最终导致CVC出现了债务违约,于是张兰和CVC之间的矛盾也随之爆发。
CVC认为张兰在出售公司的时候财务造假,存在欺诈,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收购款;而张兰则认为CVC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将俏江南百分百的股份抵押。张兰与CVC之间的诉讼便就此引爆。
01
张兰和CVC的仲裁结果如何?
自2015年开始,双方就在多个司法辖区展开了长达6年的诉讼,后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判决CVC胜诉,要求张兰向CVC支付1.42亿美元。
尽管CVC在诉讼过程中列举出俏江南的一系列账单、会计记录等弊病,但仲裁庭最后并没有认定CVC所主张的“张兰在与其交易中构成故意欺诈”,仲裁庭将其行为定义为“过失误述(Negligent Misrepresentation)”。因此最终判决的1.42亿是张兰按照违约损害赔偿的规定对CVC进行支付。
另外,CVC在香港、新加坡及美国都对张兰提起了仲裁的承认和执行程序,借此要求执行张兰的各项资产,包括被击穿的家庭信托及在美国购置的豪宅等。
02
兰姐仲裁输了后
是如何隐藏资产以规避CVC的追查的?
其实,早在仲裁之前,张兰就已经开始对其资产进行了各种安排。
首先,张兰新加坡银行账户上的钱被用来设立了家庭信托,受益人为儿子汪小菲及其后代子女;
其次,其在纽约购置的房产也未登记在自己的名下,而是由纽约一家形式上的非关联公司代持;
另外,张兰在克里斯蒂拍卖行买的价值共计约3000万美金的两幅画也同样由其他非关联公司代持。
此外,为了阻止法院裁决的执行,兰姐还提出了很多法律层面的抗辩。比如法院不适合,无权管辖;依据《纽约公约》有无法执行裁决的事由等,只不过这些事由都被法院一一驳回了。
03
信托不是可以隔离资金风险吗?
为什么张兰的家庭信托会被击穿?
一般来说,家族信托的能将个人财富与企业经营风险进行隔离。
如果使用得当,信托资产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性,信托设立后,委托人如果因企业经营问题面临破产清算,其信托内的资产不纳入清算范围。
如果委托人出现对外债务,债权人也不能要求对方用信托资产进行赔偿。
不过呢,兰姐的“信托被击穿”,大家其实可以理解为“假信托被揭穿”。
早在2014年,张兰收到CVC的并购款后,就用其一部分资产成立了家庭信托,托管人是台湾的亚洲信托,受益人是汪小菲以及汪小菲的子女。
首先,从法律上来说,张兰作为信托发起人将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则该笔财产的处置权和所有权应转移到了信托公司的手里。
但债权人CVC发现,张兰曾两次从信托基金账户中支取额度为几百万的美金,这意味着这笔钱并没有真正脱离张兰的掌控,因此这笔资金便失去了信托资产隔离的作用,以此为依据,法院认定这笔所谓的家庭信托实际依然属于张兰的个人财产而被要求执行。
为了躲避CVC的全球资产追索,张兰的战略方向还是不错的,但却因为兰姐的一些列骚操作反而被CVC抓住了各种漏洞。
04
张兰为啥说自己也被CVC骗了
还提出对CVC的1.24亿美元反请求索赔
又为啥被驳回了?
CVC收购了俏江南82.7%的股份,里面包括了之前鼎晖投资的10.5%,而张兰手里只剩下13.8%,还有3.5%的股份是员工持股。但在CVC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时,其把张兰持有的部分股权也全都给抵押出去了,而根据估值专家的说法,张兰持有的13.8%的股权大概价值9800万-1.24亿美元之间。
因此张兰以未经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抵押了自己的股权为由,向CVC提起了标的额最高达1.24亿美元的反请求。
而法院认为,张兰是同意CVC抵押融资的事宜,且张兰在合同里并没有对融资抵押的份额进行限制,未明确表示自己持有的部分股权不能被抵押,因此CVC对此并不算违约,张兰的诉求也就被法院驳回了。